井漏是钻井工程作业中经常遇到的复杂情况。井漏的原因分地质因素和人为因素,地质因素不可避免,人为因素需要想办法加以克服。井漏与泥浆滤失性能存在很大的联系,需要根据地质特征,确定合理的钻井液滤失量。在山东东营地区钻井,上部微漏的浅地层以快速钻进、迅速通过为主;下部含裂缝或溶洞的深地层以预防、封堵等措施加以解决。在川东北地区施工,上部陆相地层成功实施了空气钻井和泡沫钻井后,在转换泥浆的过程中,要做好润滑和封挤微裂缝工作。在充满喷、塌、卡、漏以及高含H2S气体等高风险区域施工时,需用套管有效封隔高压或易漏地层。堵漏时关键做好易漏地层的承压能力,做好工程和技术上的应急准备工作。
除了少数特殊工艺井在局部地层施工时采用气体和泡沫替代钻井液外,绝大多数井型都是依靠液体钻井液实现钻井的功能。由于不同区域岩性和地质成因存在很大差别,导致不同井型的钻井液在类型和药品配方等方面存在很大不同。有水基钻井液和油基钻井液的区别;有分散钻井液、聚合物钻井液以及油包水钻井液等多种更加具体的钻井液类型。漏失是所有钻井过程中都不愿意看到却又很难避免的问题,漏失量的大小会对钻井施工发生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当发生大规模的井漏时,由于泥浆流失过多,势必造成泥浆材料消耗过大,容易引发井下出现压差卡钻、坍塌卡钻等复杂情况,甚至引起井涌、井喷等恶性事故。
1 井漏发生的原因及漏失类型
1.1井漏的原因。各种岩性的地层中都有可能发生井漏,井漏按通道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地质因素形成的自然通道,另一种是人为因素形成的漏失通道。自然通道存在于地层的孔隙、裂缝和溶洞中,是天然存在而无法避免的;人为因素是在施工的过程中,人为造成施加的外力大于地层岩石的破裂压力或者人为使天然闭合裂缝开启而形成新的裂缝,是施工过程中尽量要避免发生的情况。
1.2 漏失的类型
按漏失通道的形状,可以分成孔喉、裂缝、洞穴及混合型。